当前位置:首页 > 股票 > 正文

高边疆之谋·66|日本防卫预算再创新高,日版“星链”值得关注

  • 股票
  • 2025-04-08 08:16:04
  • 26

日本防卫省计划构建低轨道卫星星座,提升自卫队在太空领域的作战能力。

日本防卫省于4月2日公布了2025财年防卫预算概要相关文档,让外界可以大致了解其武器的装备和发展动向。据新华社4月2日报道,日本国会3月31日通过2025财年预算案,预算总额和防卫预算均创下历史新高。新财年防卫预算增至约8.7万亿日元,刷新了去年创下的7.9496万亿日元纪录。

在防卫预算相关文档中,日本防卫省罗列了无人机、高超声速导弹、远程攻击导弹和卫星等相关项目,其中“构筑(低轨)卫星星座”的金额高达2833亿日元(141亿元人民币),值得关注。

日本紧盯低轨道卫星星座的军用价值

冷战结束后,日本以朝鲜核导问题为由开始部署侦察卫星,军事航天技术从以往遮遮掩掩走向公开化,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期间成立专门的太空作战部队后,加上美国的军事松绑,日本更加重视军事航天能力的建设,在政策、资金和自卫队架构等多方面发力,试图强化太空作战实力。

在2025财年预算中,日本防卫省继续在太空作战领域增加投入。根据预算概要文档,日本防卫省计划研制“战术AI卫星验证星”(拨款约2.6亿元人民币)、“新一代防卫技术验证卫星”(拨款约4.84亿元人民币)和“构筑(低轨)卫星星座”(141亿元人民币),其中,构建低轨卫星星座引发外界关注,拨款额度约占本年度防卫预算总金额的3.25%,可见防卫省重视程度之高。有分析认为,该项目可能是自卫队版的“星链”的项目。

4月1日,美国SpaceX公司使用猎鹰9火箭发射了最新一批28颗“星链”V2卫星,截至目前,已经发射了8172颗“星链”卫星。“星链”计划是SpaceX公司于2015年1月提出的低轨卫星互联网项目,通过在近地轨道部署巨型小卫星星座,为全球用户提供全覆盖、大宽带、低时延的国际互联网服务。

“星链”在轨运行示意图。

“星链”最初的目标是近地轨道上部署多达42000颗卫星,为全球尤其是偏远地区提供低成本的互联网覆盖。但被批准发射进入太空的卫星数量并没有那么多,第一代“星链”最终调整为4408颗,第二代“星链”接近3万颗,2020年5月,SpaceX正式向FCC提交“二代星链”星座(Gen2)的申请,总数为3万颗。

“星链”具有覆盖面广、重访周期短、通信速率高等优势,不仅有巨大的商业价值,还有很大的军用潜力。美军很早就看到了“星链”的军用价值,美空军从2018年开始在军用加油机/运输机平台应用进行“星链”测试评估;2022年3月,美国空军驻犹他州希尔空军基地的第388战斗机联队对支持F-35A隐身战斗机在前线的敏捷作战部署进行了高速通信测试,而其中的关键就是“星链”卫星。在俄乌冲突中,“星链”在战场上进行了广泛的使用,作为乌方战时通信链路连通的重要方式,甚至对战争走势产生重大影响,尤其是在指挥作战、无人作战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乌克兰的自杀式无人艇对俄罗斯黑海舰队进行了长时间的持续打击,击沉击伤多艘俄海军舰艇,加上导弹的打击,重创了俄黑海舰队。近期,乌克兰还利用“星链”结合使用无人艇和无人机对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地面目标进行了打击。这次袭击的自杀式无人机是从无人艇上起飞,这种无人作战方式开创了先例,视频显示,包括3部“铠甲”防空系统、S300的雷达车和发射车、米8直升机,以及数十部警戒雷达在内的20多个俄军目标被击中。如果没有“星链”系统的支持,无人艇和无人机就无法进行这样的远程无人作战。

日本防卫省也很早就注意到了“星链”的军用价值。据日本媒体2023年3月报道,日本自卫队已经开始测试使用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研发的“星链”系统,计划今后根据试验结果正式运用于陆海空自卫队。据悉,这是日本自卫队首次使用民间企业卫星力量。日本防卫省还计划与能够提供类似服务的其他企业开展合作,确保自卫队在未来战场上拥有更多渠道的通信链路。

日本将大力发展低轨道卫星星座

通信卫星仍是必不可少的通信手段,尤其是对于军事行动来说,卫星通信带来的移动通信能力和大范围覆盖能力,在军事C4ISR系统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,因此,通信卫星仍然是许多国家尤其是军事强国的核心太空军事资产之一。

去年11月4日,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(JAXA) 发射一枚H-3大型运载火箭,将日本防卫省军用通信卫星“煌-3”号送入轨道,该卫星也是日本“煌”系列通信卫星计划的最后一颗卫星。

日本“煌”号军用通信卫星。

日本自卫队很长一段时间都使用民用通信卫星,2017年开始发射专用的军用通信卫星。2017年,日本成功发射“煌-2”军用通信卫星,2018年4月,日本防卫省宣布,“煌-1”军用通信卫星当天升空,第三颗卫星原计划在2022年发射,可能因为疫情推迟。3颗“煌”系列军用通信卫星全部发射成功之后,日本自卫队的卫星通信的格局从“借助民星”转变为“以军为主,民星为辅”,目的是大幅增强自卫队的卫星通信能力,可为日本自卫队提供24小时的全球通信服务。

“煌”号卫星也是日本防卫省发射的第一种专门的军用通信卫星,该卫星采用X波段通信,这个波段是抗电波传输障碍能力最强的波段,不容易受大气、降雨的影响而产生信号衰减。X波段抗干扰能力也很强,隐蔽性也好,据报道,该卫星能将大容量信息进行较为稳定的传输,可用于日本陆海空自卫队之间的快速信息共享。

让日本防卫省没想到的是,“煌”卫星还未组网完成,巨型低轨道通信卫星星座横空出世,“星链”、“一网”、“千帆”等卫星星座开始组网。“煌”号卫星属于高轨道卫星,虽然具有覆盖范围广的优势,但数量仅有三颗,日本认为若这些卫星被陆基干扰设备干扰,通信卫星则会失去功能,自卫队的指挥就会陷入瘫痪。而低轨道卫星星座拥有几百颗甚至几千颗乃至上万颗卫星,即使其中几颗卫星被攻击,整体网络使用不受影响,这就是自卫队看上“星链”的主要原因。

日本在小卫星技术领域已经展示了不俗的实力,以QPS-SAR-9合成孔径雷达(SAR)卫星为例,该卫星仅重100公斤,却安装了展开口径达3.6米的雷达天线,最高分辨率达到了0.46米,完全可以满足军用需求。日本此前还发射过超低轨道小卫星。2017年12月23日,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(JAXA)研制的“超低轨道技术试验卫星”(SLATS)由H-2A运载火箭发射成功,卫星重400千克,设计寿命2年。该卫星是世界首颗具有变轨能力的超低轨道卫星,将在轨验证超低轨道高度保持,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一系列关键技术。因此,日本在发展日本版“星链”卫星上,卫星平台、通信载荷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技术基础。在发射方面,日本目前拥有H-3和“埃普西隆”,可采用“一箭多星”技术进行组网发射。

图为日本超低轨道试验卫星。分析指出,日本在加速突破“和平宪法”、大力推动军事战略朝着主动进攻方向发展的过程中,持续强化太空与网络作战力量,值得相关国家关注与警惕。对日本而言,切实尊重周边邻国的安全关切,深刻汲取历史教训,在军事安全领域谨言慎行,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才是正确选择。

现在日本防卫省越来越重视商业和民间力量增强太空能力。据日经新闻网报道,日本的太空防卫部门刚刚起步,并正在效仿美国太空发展局,推行一种基于小型卫星群和最大限度利用现有商业技术的发展思路。未来,日本防卫省可能在通信、侦察和导航方面引入低轨道卫星星座,并且部分情报也会效仿美军采购商业遥感公司的服务。比如上文提到的QPS-SAR-9卫星,该卫星由日本宇宙先锋研究所研制。卫星与火箭分离后进入高度575公里、倾角42度的太阳同步轨道。日本宇宙先锋研究所iQPS长期致力于运营由36颗SAR卫星组成的星座,以提供高分辨率雷达图像,而0.46米的分辨率已经与日本防卫省的雷达侦察卫星相近。

除此之外,日本低轨道卫星星座也有可能用于导弹预警。今年1月,日本媒体报道称,日本防卫省将为执行国际空间站补给任务的新一代HTV-X货运飞船安装先进的红外传感器,以测试从太空监视高超声速导弹的技术。为了满足监视高超声速武器的需求,目前最优的方案是发射多颗低轨道导弹预警卫星进行组网,接力持续进行跟踪,而且低轨道监视卫星分辨率高,满足跟踪红外信号强烈的高超声速武器。

目前,美国正在构建名为“分布式作战人员太空架构”的低轨道导弹预警卫星星座,卫星数量达数百颗。日本也计划构建用于高超声速武器预警和监视的低轨道卫星网络。此前,日本媒体报道称,日本政府计划在2025年前后发射三颗小型卫星以构建卫星监测网。卫星网的用途除了防灾救灾和海洋监测以外,未来还可能被用于监控和追踪中俄正在开发的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(HGV)等武器。

有话要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