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娱乐 > 正文

刷屏中文互联网,甲亢哥是怎么火的?

  • 娱乐
  • 2025-04-07 12:23:02
  • 25

2017 年底,12 岁的小达伦 - 沃特金斯,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的自家卧室里开启了直播生涯,选择的是最常见的游戏主播赛道。主打的是热门但杀成红海的 NBA 2K 和堡垒之夜,结果自然是无人问津。

第一次直播,人数始终在 1-2 个之间徘徊;

第二周开播,实现巨大飞跃翻倍到了 4 个;

到了第三周,逐渐上涨到了 17 个左右,接着长期止步不前。

大部分试试水的小孩哥,可能这个时候都准备回去好好读书了。但他却觉得 " 我反正自己玩得很开心还真有人看,那就值得坚持 "。

7 年后的今天,他的网络昵称 IShowSpeed(经常简写为 Speed)已经路人皆知,中国网友则喜欢称他为 " 甲亢哥 "。最近两周,他的中国行成为当下中文互联网最引人关注的话题之一,在爆梗不断、掀起流量狂欢之余,甚至还得到了外交部、央视的官方点赞。

而这些对他的称赞中,都提到了这样一句话:" 他让世界看清了真实的中国。"

一个以抽象闻名的网红,为什么能拥有这样的魔力?

从两个观众到千万粉丝

" 甲亢哥 " 这个外号,源于 Speed 标志性的直播风格。什么风格呢?情绪激动,大喊大叫,过度反应,或者概括为 " 抽象 "。

自己进球或者赢下比赛时,他能跳起来欢呼得像是真的拿到世界杯。丢球或者输了比赛,情绪低落一秒切换口吐芬芳。被恐怖游戏吓到的时候,扔东西跑路的速度仿佛在逃离鬼屋。被剧情和画面惊艳的时候,陶醉的像个十岁孩子。

一切都是你能想到的正常反应,但在他的夸张演绎里放大了十倍,甚至百倍。

这种风格并没有让他立刻引起关注,开启直播的头两年,Speed 一直是个默默无闻的小主播。直到时间来到了 2020 年,疫情期间大家都没办法出去娱乐,每个人都把大量时间砸给碎片化视频和直播平台,Speed 那些最为疯狂的反应,被各种切片,从此开启了堪称 " 病毒性传播 " 的指数效应。

2020 底,Speed 的直播间平均在线人数大约为 1000 人;

2021 年 4 月,剧烈增长到了 10000 人,账号订阅人数突破 10 万;

2022 年 7 月,粉丝破千万。

越疯越红,越红越疯。

他在卧室直播里放过皮卡丘造型的烟花,差点把自己家全烧了。在连线节目里对女明星有骚扰言论,被踢出聊天室并封禁。在打游戏的时候对女玩家喊 " 退出这个该死的游戏,去给丈夫洗碗 ",被拳头游戏禁止参与旗下产品。

Twitch、YouTube、Tiktok、天空电视台 …… 各大平台要不经常短期封禁,要么干脆直接永封。但这丝毫没有影响 Speed 的涨粉速度,如今他已经是一个在油管拥有 3780 万粉丝、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 30 亿,醒着 70% 的时间在直播、也会直播睡觉的超级头部网红,以及传媒界在自媒体时代的一个经典案例。

有人说,这就是一个 " 审丑 " 年代,比起高大上人们更喜欢看主播破防。还有人说,太多人苦政治正确已久,Speed就是反向情绪的输出点。

比如,让他和中国联系到一起的神来之笔:《阳光彩虹小白马》。

2020 年,大张伟的这首歌在欧美突然成了流量密码,因为里面的一句歌词 " 你是内内个内内内个内内 ",听起来非常像英语里极其敏感的黑人俚语。白人主播不敢碰,黑人主播各个都在表演破防。

当时粉丝还没过万的 Speed,也在直播间被人点了这首歌。起初还随着欢快的旋律开心摇摆,等到 " 内内个内内内个内内 " 响起,一秒变成标志性的瞪大双眼,接着爆锤桌子大喊大叫,节目效果全线拉爆。

视频切片席卷网络,包括传到了咱们国内。从此,Speed 与《阳光彩虹小白马》牢牢绑定到了一起,后者被称为专属战歌,前者以夸张的反应得到了中文外号——甲亢哥。

他真的有Speed

如果说 Speed 的爆火主要来源于直播里的夸张反应,那么能一步步跨出抽象区红遍全世界,则是从他走出室外开始的。

其实,他起初会在 PNS 注册为 IShowSpeed 的原因,就是他从小就很喜欢运动,并且因为跑得很快在社区孩子群里得名 "Speedy"。而这份与生俱来的运动能力,虽然没能发挥到职业体育里,却在他的网红道路上相得益彰。

比如,他有一招标志性的后空翻。挑战过 24 小时内跳后空翻最多次数吉尼斯世界纪录,虽然失败了,但仍然在 14 个小时里跳出了 660 个。而且随时随地无前摇就能跳,在电视节目现场跳过,在巴拿马高楼的玻璃地板跳过,在危地马拉的 " 上帝之手 " 跳过,包括这次在万里长城。

又比如,他直播早期与体育的关系主要还是打打 NBA2K,不能说是门可罗雀,只能说是无人在意。等到 2021 年 C 罗的 "siuuuu" 庆祝又在网络爆火了一阵,Speed 迅速转换赛道杀进足球圈,成为了 C 罗铁粉。

众所周知,C 罗很有流量,尤其是和另一位巨星梅西出现在同一个话题。" 梅罗之争 " 本就是一个非常适合抽象整活儿的赛道,对于他来说简直完美匹配。

首先是狂热追星。偶像纹上身,特地发了首说唱《Ronaldo [ SEWEY ] 》,跑到世界各地和 C 罗粉丝互动 siuuuu 或者合影各种山寨罗,都已经成了标准项目。等到终于和 C 罗本尊见面,完美体现什么叫梦想成真和情难自抑。

其次是 " 贴脸 " 梅西。当然,不是他真的跑到梅西面前去干什么,而是每次他发 C 罗相关的内容,都会有人在评论区放梅西高光图引他破防;每次线下有直播,也一定会有人穿着梅西球衣跑来合影,引起他的满脸愤怒。

这就是经典的 Speed 与粉丝互动套路,而他自己的表现,也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做 " 破防区一哥 "。

卡塔尔世界杯决赛,他特地坐到了阿根廷球迷区,还在法国队进球的时候各种嘲讽。等到阿根廷最终捧起大力神杯,他又一边面如死灰,一边脱衣露出里面的蓝白球衣。

后来这个套路又用到了美职联,还成了升级版。现场观看迈阿密比赛时,他在梅西主罚任意球前大喊 " 如果这球能进,我就当梅西粉丝 ",结果这球真进了,他立刻脱掉 C 罗球衣,里面还真准备了梅西球衣。

会来活者,活自来之,简直天生直播圣体。

此外,还有金球奖现场默念 C 罗名字,听到梅西得奖一脸震惊表示无法理解;跑到米兰参观,在伊布面前问 "C 罗还是梅西 ",得到回答 " 兹拉坦 "…… 总之,梅罗流量必须拉满。

而除了足球,Speed 这些年也没少掺和其他体育活动。

乱入 NFL 的联合试训,接到状元秀凯莱布 - 威廉姆斯的传球,冲刺 40 码只用了 4.4 秒,跑赢了全明星球员索斯 - 加德纳。乱入 WWE 挑衅传奇摔跤手兰迪 - 奥顿,一个过肩摔直接老实,还立刻戴上了颈部护具。

但最出圈的两次体育联动,还是源于他展示真正的 "Speed"。

一次是他在直播里接到 MrBeast 的电话,开车三个小时跑去参加赛跑比赛。对手是奥运百米冠军莱尔斯,奖金是 10 万美金。虽然莱尔斯明显有放水,但 Speed 相差不远遗憾告负确实有节目效果。

另一次是拍了个原地起跳,跨越时速 45 英里驶来的兰博基尼。各种博主逐帧分析了视频,也有人提出特效嫌疑,直到他放出多角度的机位视频,展现自己不止真跳还跳了好几次。(然后就因为危险动作示范又被封了)

所以,Speed 就是这么一个运动能力和抽象运营双线拉满的顶流网红,但在国内的主要流量点还是《阳光彩虹小白马》和极端 C 罗球迷。

直到这一次的中国行。

抽象时代,抽象交流

2024 年,Speed 开启了全球旅游体验兼高强度长时间直播,先后去了欧洲、南美、澳洲、东南亚、日韩等地,上演了一系列精彩剧情。

有非常符合刻板印象的。比如在巴西贫民窟,团队瞒着他设计了 " 匪帮绑架式 " 欢迎,吓得他全程真正的惊恐脸,没敢多说一句话。又比如在日本遭遇 " 日式距离感 ",几乎无人搭理,只好匆匆下播。

也有让人颇感意外的。比如在挪威遭遇千人围堵,场面混乱到几乎被抬了出去,吃饱了各种黑拳还被拽掉了头发,回头立刻被挂上了拍卖市场。Speed 躲回车里难得以无比严肃的态度表示:" 我以后再也不会来挪威了。"

说好的北欧人均社恐呢?有人说你们搞错了,其实是维京人血脉觉醒。

总之,这些超长直播不可能没剧本,但全是剧本有点不可能。

包括这一次来咱们这儿。

遇见王嘉尔、田一名和试驾小米 SU7,说是偶然压根就不会有人信。但 Speed 就像到处找 NPC 触发任务般的强互动,配上随机事件或者其他人的有备而来,还真引发了许许多多的欢快效果。

上海站持续不断的 " 那个 " 和西瓜梗,还算是他的传统节目。到了北京,长城上与大妈跨服对唱,大妈自拍里的十级美颜把 Speed 直接变成了宝宝,这个味儿就很地道了。

等到郑州,直播之神再一次降临。

原本,Speed 团队的计划和直播预告都是打算去西安,由于沙尘暴才突然改到郑州。而既然都来这儿了,再仓促也要安排功夫体验对不对?于是,临时来到一家儿童武校,经历了一套磕头端茶的拜师流程和基础军训,啥东西也没学到。

眼瞅着就要变成 " 功夫黑料 " 之时,当地文旅联系到了少林武术馆的梁师傅来救场。当场跪拜求大师指导,一通苦练还有文化指点,最终顺利汇报展示得名 " 释必德 "。

梁师傅说自己英语水平并不高,但用初高中词汇就正常且友善地表达了意思,还留下了 "It'spain it's life,It'spain it's shaolin。It'spain it's kungfu,It'spain it's you" 这样的禅意。气质翩翩,充满大师风范。

而整个 Speed 的直播过程,前半段就像误入小雷音寺迷迷糊糊,后半段幸遇恩师学真章,还是形意双修。最后,还能拔高到语言只是交流工具,热爱与友谊才是世界大同。

这是什么剧本?是现在的好莱坞都写不出来的王道剧本,但 Speed 在直播里半有意半无意就完满了。

再到后面,热情的川地民众已经不需要 Speed 整活了,而是在向他展示赛博之都是怎么整活的。

在成都,有人头上带着他女朋友的照片倾诉衷肠,索完吻还下跪求婚。全场齐声高喊 "marryhim",走到哪都是戏精的他竟然绷不住笑场了。

在重庆,他同时遇见了 D 罗、梅东、公巴佩、孙兴憨和韦五豪。D 罗的头上还带着梅西的照片,揭开面具给了 Speed 一个 " 巨大惊喜 "。韦五豪更是锲而不舍,想给他送上一个果篮 ……

川渝之地,遍地都是抽象艺术家。

当然也有玩砸了的。

有人看着带着头套的他大喊科比,说他为上海大鲨鱼效力,要求展示后仰跳投,Speed 和保镖都严肃表示要对科比尊重一些。

也有二次元 coser 来玩 " 种族骑士 " 的同人抽象梗,说的却过于直白和一本正经,让他都不得不圆场 " 她可能英语不好,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"。

以及有些翻译的夹带私货,把理发店的 " 脏辫 " 加工成 " 他说你的发型恶心 ",搞得 Speed 觉得不大对劲,立刻另找人来重新翻。

只能说玩梗也是一种能力,Speed 自己也翻过不少车道过不少歉,如今已经很能把握抽象与冒犯之间的那条线。

不过,也正是因为正面的、负面的都有,搞笑的、尴尬的都在,反而显得这次抽象直播的底层里透着一些真实。

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:" 通过一镜到底的直播,全景展现一个没有剪辑和滤镜的真实中国。这表明中外人文交流有着深厚的民意基础,是剪不断隔不开的。" 而央视新闻账号在 B 站发布这段讲话时,不止配了 Speed 的直播画面,还加上了《阳光彩虹小白马》的 BGM。

这就太精髓了。

没有谁赢谁输,管他正经还是抽象。文化交流的起点都在新鲜感,终点也始终是求同存异。

甚至比起端着绷着站桩输出,疯疯癫癫没个正经有时更加真实。于是,在这么一个不再以包容理解为主题的时代,一个以哗众取宠这种 " 负面评断 " 出名的年轻人,却以好奇心和夸张整活,搭起了中西沟通的桥梁。

更抽象的是,在咱们这儿对 Speed 正面评价开始变多的同时,他的直播评论区却吵了起来。很多英语评论都说 " 原来真实的中国是这样,我感觉自己之前带着太多偏见了 ",但也有少部分人抬杠 "Speed 肯定收钱了,你要是觉得中国好干嘛不移民过去,我们都给你鼓掌。"

世界变得越来越抽象,我好像也开始理解抽象文化了 ……

有话要说...